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脉病证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脉病证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成立于2009年,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周围血管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组建而成。由周围血管外科学术带头人庞鹤教授任主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应用基础研究王硕仁研究员任副主任,由翁维良、路志正、王昌恩、宋剑南、黄启福、郭维琴教授等十人任研究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室现有固定人员19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6名,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团队,围绕气虚血瘀证,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基本学术研究思想,开展气血理论相关病机、证候,治则、药理和临床评价研究。 建设3年以来,研究室共获得包括国家973课题、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 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成是我校211工程的第一批建设项目。2002年2月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从事有关疾病基础研究的唯一中医实验室。2005年8月和2010年9月教育部对所属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评估,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均被评为建设“良好类”实验室,进入到下一期建设中。在第一、二期建设中实验室主任是王硕仁研究员,现实验室主任是李澎涛教授。 目前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在编研究人员有35人,实验室占地面积2000M2,拥有设备仪器总价值1591.2万元。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定位是: 进行中医药防治内科重大、疑难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要成为中医药创新成果基地、优秀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基地、先进技…

  • 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阿尔茨海默病及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创新团队项目于2008年立项,该项目负责人田金洲教授。团队历经三代人20多年的努力建成,90年代初在王永炎教授指导下,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团队创建,1998年田金洲教授完成英国的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研究回国,2006年刘建平教授从英国利物浦大学引进我校,加盟团队,开始了国内外的中医药事业合作,同时加入本团队的研究骨干还有孙建宁教授、时晶博士、王硕仁教授、王蓬文教授、朱陵群教授。英国Oxford大学老年病学研究所、英国Manchester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挪威Teluomuse大学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丹麦Copenhagen大学医院循证医学团队、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学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脑病中医证治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 “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中医证治研究室”始建于1985年,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神经内科2个临床基地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神经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支持方向。 研究室围绕稳定研究方向开展了中风病诊断标准规范、治则治法、系列方药、方案优化、生物学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研究,提高了中风病的临床疗效,还拓展了痴呆、头痛、抑郁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研究。3个稳定研究方向是: 1.脑病证候特征提取及诊断标准研究:① 证候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②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编制方法的研究; 2.脑病辨证论治方法与方案优化研究:① 辨证论治方法的研究,② 治疗方案优化的研究; 3.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重点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 围绕吕仁和教授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形成理论,基于“防治结合,寓防于治,分期辨证,综合治疗”的思路,在强调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针对糖尿病肾病等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包括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方案研究、糖尿病肾病病机、治法理论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等研究重点方向。 研究室重视经典理论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重视引进现代医学询证医学和现代数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从“九五”开始,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成果获得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科技著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各1项,科普著作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 国家局中药药理学实验室

    中药药理实验室于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三级实验室,2008年顺利通过了评估再认证。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神经变性病发病机制与中药防治;多种实验动物疾病模型建立。 实验室拥有一批从事药理学、毒理学、实验动物学、病理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人员。2003年至2008 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核心刊论文100篇,主编、主译4部教材、副主编6部、参编8部教材;2009年至2011年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核心刊论文23篇,主编1部、参编2部教材。200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作为副主编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2007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1项。 平台建设:目前中药药理学实验室拥有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动物室、动物行为学测试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变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该项目于2007年立项,历时5年。项目负责人田金洲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基地引进2位国际知名专家担任基地引智学术大师: David.M.A.Mann教授工作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曼彻斯特神经科学中心,担任大曼彻斯特神经科学中心主任,临床神经科学组负责人;Gordon Wilcock教授是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临床神经病学系主任、英国皇家科学院内科学院士、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的临床试验国际小组牵头人、英国痴呆研究工作组创建与组织人之一。该基地海外学术骨干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曼彻斯特神经科学中心副主任、神经病学教授David Neary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曼彻斯特神经科学中心神经病理学研究中心Stuart Pickering-Brown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基因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室Baoqiang…

  • 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于2011年12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东直门医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专业团队和美国耶鲁大学心血管与免疫学实验室联合建成,是集临床、科研、教学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为一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显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由陈可冀院士、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胡大一教授、葛均波院士等资深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研究所包括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中心、流行病学研究室、名家学术研究室、气血理论研究室、中美免疫实验室、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办公室、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中西医结合论坛(简称中医长城会)组委会等平台建设。 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东、西两区目前展开床位100张,由急诊胸痛中心、名医工作室、心血管门诊…

  • 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变性疾病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变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变性疾病创新团队在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和田金洲教授师生三代人带领下,历经20年,已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中医药特色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创新群体。 团队带头人田金洲,先后获得中国医学博士学位和英国理学博士学位以及神经心理学博士后,掌握了中西医神经科学临床和研究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团队骨干之一时晶是教育部2007新世纪优秀创新人才,中国第五届青年女科学家,王蓬文、张立苹分别是东直门医院神经影像学和神经药理学的骨干。 该团队以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为研究方向。团队人员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多数有留学经历,在中医药防治神经变性病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 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中医临床评价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以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和现代难治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以中医原创思维为基础,注重多学科交叉合作,以“源于临床、回归临床、尊重事实”的研究理念为指导,以中药临床药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中医证候标准化及其技术规范研究以及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与评价方法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证候诊断标准与证候评价标准以及多时点、多层次的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中医药临床药效评价研究方法学。 代表性研究成果: 曾主持国家“863”、“973”课题及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行业专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等多项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6项,其…

  • 北京市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4月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后经2005年和2009年由北京市教委组织两次建设评估,均被评为建设“良好类”实验室,进入第三期建设。实验室主任是王硕仁研究员。 在10年多的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我校和临床医学院共投入建设经费三千万元,目前该实验室面积有2000M2。 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定位是: 进行中医药防治内科重大、疑难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要成为中医药创新成果基地、优秀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基地、先进技术的孵化平台;要为建成应用基础型实验室提供科学规范、高效运作的示范性管理机制。 中医内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开展中医药防治内科重大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1…

  • 科研基地简介

    科研基地建设是我院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院科研基地建设有了显著发展,目前我院共拥有教育部、北京市、国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多个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引智基地等。基地建设为我院科技创新了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一、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二、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 1、 中药药理实验室。 2、 神经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1、心脉病证益气活血研究室。 2、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研究室。 3、脑病中医证治研究室。 五、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机构 1、心血管病研究所六、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 1、脑病中医临床评价创新团队; 2、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变…